宣传服务热线:18886288012 点击下载遵义人全媒体手机APP


向东纪实(001期)扎根贵州山村教育的“拓荒牛”
2018-8-5
来源:遵义人全媒体
点击数:  18520        作者:向东纪实
  • 向东纪实(001期)扎根贵州山村教育的“拓荒牛”

    酷燃视频《向东纪实》第001期

    芬芳的校园里,辛勤的园丁们为了祖国的未来,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,呕心沥血,默默耕耘,创出了多少可歌可泣、可圈可点的育人景象!本期视点,我们就为您讲述一位山村教师的动人故事。


    “别人不愿干的,我正想去挑战!”

    “宁可自己吃亏,也不要耽误学生。”

    “学生在哪里,老师的心就在哪里。”

    “爱是教育的灵魂。善良的老师曾经给我的,我今天就一定要给我的学生。我希望把爱的火把传递,把善良的种子撒播,把中华传统美德发扬……”(视频、图片来源:向东纪实/作者:穆向东  王宗伦)

    这些充满爱心的滚烫语言,毫无疑问就发自这位山村教师的肺腑。从教多年,桐梓县黄莲乡安星小学32岁的周廷猛老师,一直凭着一腔爱岗敬业、勇于担当、知恩图报、无私奉献的情怀,扎根在一个近似蛮荒的贫困山村,把一所曾经平均分低到3.54分的全乡挂末学校,提振而为年年全乡******,创下了黄莲教育乃至桐梓县教育的历史奇迹。

    周廷猛老师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,如潮的“爱心洪流”从四面八方向这所山村小学汇聚而来。正在教书育人领域里干得风生水起的周廷猛老师,眼下******的梦想就是:扎根安星小学一辈子,培养出几十个大学生!他说安星小学是实现他人生价值的地方,更是他幸福快乐的所在!

    9月1日,桐梓县黄莲乡安星小学开学的******堂课,就是别开生面的“感恩教育”。

    这是一所基础设施落后山村小学。2010年,周廷猛老师主动申请从中心完小前去任教,一个人撑起一间学校。周老师的苦苦坚守和倾心努力,让这所长期在全乡挂末的小学一跃成为全乡******,学生人数也从25名增加到46名。今年秋季开学,周边学生慕名转学到安星小学,学生人数猛增到82名。

    82名学生让三间仅有几平方米的教室显得格外拥挤,县里把之纳入县委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”实践活动中解决的实事之一,将通过爱心募捐的方式筹集资金修建安星小学,目前已选址平场,建校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,预计明年开春可投入使用。

    周廷猛老师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关注。桐梓、遵义、贵阳、重庆、湖北等地的志愿者纷纷捐赠爱心物资。来自四面八方的“爱心洪流”,正在向这所大山深处的村级教学点汇聚而来。

    向东纪实(001期)扎根贵州山村教育的“拓荒牛”

    一家人撑起一所学校

    今年32岁的周廷猛,憨憨厚厚的面容,结结实实的身体。2003年他从遵义师范毕业,三年后他来到离家100多公里的黄莲乡冯秀英小学任教,吃住在学校里,白天给学生上课,放学后就去家访。2009年,他和当地姑娘娄方群恋爱结婚,从此把家安在学校,也把一颗心深深地扎在了大山深处。

    2010年10月,冯秀英小学下辖的芭蕉溪村安星小学老师调走,需要去一名老师顶住。该小学下辖的高子、庙英、桂兴、安星等村级教学点中,安星小学是最边远最落后的一个,派谁谁都不愿去。正当校长廖明忠为难之际,周廷猛表示自己愿意前往安心小学任教。廖校长舍不得他走,故意说要写书面申请。周廷猛当即在一个学生作业本上刷刷刷地写上“为学校领导分忧,我愿意到安星小学任教”几句话,没多久就孤身一人来到安星小学,他的妻子则带着孩子回到娘家开起了小卖铺。这一年,周廷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    安星小学是一间危房,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周廷猛租用当地民房上课。民房没有厕所,学生们只能跑到附近山坡上、树林里或庄稼地大小便。2013年1月,周廷猛获得8000元爱心捐款,他决定先修建厕所。先是协商土地,规划图纸,拟定方案,恨不得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。为了省钱,他每天一放学就甩开膀子挖基脚、挖粪坑,能自己干的就坚持自己干。3吨水泥、8方沙石、500块空心砖、100公斤钢筋、6方毛石,全部都是他一手一脚备齐。砖工师傅来了,他拌灰浆、担砖块、运石头,很多学生家长也来帮忙,很快就把两间钢筋混凝土平顶厕所外加一间洗衣房建起来,一算,只用去7500元。剩下的500元,他设立了安星小学奖学基金。

    2013年7月,安星小学在黄莲乡党委政府关心下,搬到一公里外的芭蕉溪村办公室上课。学校只有一个蹲位的小厕所,门坏了关不上。周廷猛把上厕所当作德育课,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懂得礼让,懂得尊重女生,懂得保护隐私。茅坑小,他每隔十天就要掏一次,掏空一次要担16挑粪水,全部是他挑到农民地里,再由妻子帮助浇灌庄稼。每次挑粪,他总是乐呵呵的,兴头上还会唱几句老歌逗妻子开心。别人问他为啥这么高兴,他说,这几年安星小学从危房里搬到民房,又从民房搬到村办公室,这些点滴变化让他看到了乡党委政府和家长重视教育的曙光。

   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,他从原来10:50上课提前到10:00,从原来3:50放学推迟到4:50。他采取复式教学,每节课学前班15分钟,一年级20分钟,三年级25分钟。学生轮流上课,轮流休息,唯有他不休。在他一个人负责的这所学校里,每天中午他都要腾出一个多小时给学生煮营养餐。为了让学生多有一些上课时间,他忍痛让患有子宫癌和严重妇科病的妻子放弃经营得不错的小卖铺,带着孩子来学校帮他煮营养餐。他说了,没工资,纯属帮忙。

    周廷猛一个月2459元工资,要赡养老家的父亲,要照顾患病的妻子。但只要是用在学生身上,他从不吝啬。学生生病,他立即骑摩托车送去医院治疗,一个来回就是十多公里,从没收过家长一分油钱,反而经常垫付医药费。8年来他骑坏了两辆摩托车,给学生垫付的各种费用累计已有好几千元。

    向东纪实(001期)扎根贵州山村教育的“拓荒牛”

    一片丹心开启民智之门

    芭蕉溪村是一个苗汉杂居的极贫山村,贫困面积达75%,没公路,没电讯,缺水源,教育落后。4个村民组222户1156人普遍文盲半文盲,连一个高中生都没有。这个村的学校年年统考全乡挂末,平均分曾低到3.54分。有的孩子十多岁了还没启蒙,老师去动员还被家长骂“神经病”。

    周廷猛来了之后决心与落后的教学挑战。那一年他母亲病重,他只是双休日骑车回家看一眼,来回一两百公里,从没缺过一天课;母亲去世他回家奔丧,耽误的课程他全部利用双休日给学生补齐。学生成绩差的,他留在家里耐心辅导,免费供学生吃住。有个学生爱尿床,他精心调理,这个学生不仅成绩上去了,还改掉了尿床的毛病。

    不仅精心教育学生,周廷猛还决定免费开办“家长夜校”。2014年秋季学期的订书单中,一年级的课本他多订了31套,就是为家长夜校预订的。芭蕉溪村原支部书记李文志听说周老师要开办家长夜校,******个报了名。现在,不仅全村没有失辍学儿童,而且有20多名家长也成了他的“学生”。

    功夫不负有心人,当年期末统考,他的学生成绩一跃成为全乡******。这以后年年保持******,今年的英语平均分甚至高达88.9分,创下了黄莲教育乃至桐梓县教育的历史新高,学生人数也从25名增加到46名。

    分数上去了,周廷猛琢磨着为孩子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。2011年冬天他让学生们写一句话表达自己长大想干什么,没想到同学们写出的梦想如出一辙,都是“好好学习,长大了走出大山好好打工”。

    孩子的话令他心痛:刀耕火种信息封闭的贫瘠大山里,每家农户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打工。爷爷奶奶这样,外公外婆这样,爸爸妈妈也这样,三亲四戚还这样,开口打工闭口打工,孩子们的梦想就是快快长大,长大打工!除了打工长大还能干什么,孩子们全然不知。

    如何让孩子们走出“打工”的思维定式,树立远大理想?周廷猛为此操碎了心。除了书本知识,他的更多精力是想方设法让孩子们了解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,一有机会就把学生带到县城,让他们开阔眼界长见识,懂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。

    辛苦的努力没有白费。今年夏天,有记者到安星小学采访,临时要求三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理想。16个同学交出的答卷里,有的想教书,有的想参军,有的想当医生,有的想做警察,还有的想帮助坏人变好……一个个美丽而具体的梦想,已然从孩子们幼小的心里,飞向广阔的世界!

    向东纪实(001期)扎根贵州山村教育的“拓荒牛”

    一次次关爱温暖颗颗童心

    有人曾经劝周廷猛:就在县城买个房子定居,星期一去学校星期五回来。他觉得这种生活往返耗时,不如把家安在学校,腾出双休日或节假日去家访。他跟自己规定:每个学生一学期至少家访5次。这几年,他每次去家访时都在摩托车后头别把锄头,遇到山路坑洼需要培修就停下来,不平的地方铲平,坡陡的地方垒成石梯。他说:“山路陡峭,下雨天湿滑,学生到校要走一两个小时,影响正常上学。把路修一下,娃娃们读书少摔跟斗就不会耽误上学了。”

    这样的事多了。学生生病,他会立即骑摩托车送去医院医治。不管路远路近,从不收过家长一分油钱,反而垫付医药费。8年来,他骑坏了两辆摩托车。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,他说:“我任教的地方,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,空巢老人和留守小孩很多。孩子遇到头痛脑热,爷爷奶奶一不会打电话,二不会骑摩托车,你说怎么办?他们想到了我,催孩子早点到学校让老师送去治疗。就是双休日节假日,有孩子生病,只要家长带个口信,我也同样骑摩托车到学生家把孩子接送到医院治疗后再送回去。”

    2007年10月的一天早上,余清美同学放牛时被邻居的狗咬了几口。可是,由于当地人从来,对受害小孩不管不问,两家大人吵得不可开交,却没意识到给孩子打狂犬疫苗。周廷猛去家访时正好碰见。他赶紧劝两家不要吵了,把孩子接回家,他去买药。他当时工资只有800元,父亲生病全寄回家了。他到学校借了300块钱,骑摩托车到绥阳县太白镇、黄莲乡卫生院、木瓜镇白露卫生室转了一圈,都没有狂犬疫苗。最后骑到松坎镇卫生院,有,162元一支,谢天谢地!周廷猛悬着的心终于放稳了。返回的路上,天黑、下雨、路泥泞,雨雾大,视线弱,只看得见前方几米远的地方,每走一步都很艰难。骑到桐梓垭口不慎连人带车滑倒在几百米高的悬崖边,好险,再往前一点就没命了。来回140多公里,他整整骑了10多个小时。给余清美同学打了疫苗返回学校,已经是半夜了。

    周廷猛当过100多名学生的“留守爸爸”。他认为“老师护送学生去医院治疗的过程,就是爱心传递的过程”。他送学生去治病时,教室里的学生不打不闹,高年级的主动维持纪律,教低年级的同学读书做作业。在他的教育影响下,孩子们从小就培养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,知道帮助他人,将心比心,懂得为老师分忧。周廷猛任教8年来,所教的班级年年统考都是全乡******;他的学生,升到其他学校也是数一数二的。

    爱,是教育的灵魂!

    向东纪实(001期)扎根贵州山村教育的“拓荒牛”

    一份磨难化作一生的动力

    周廷猛的所作所为,曾经让很多人不理解。其实,他的这些付出,源自苦难家庭的磨砺,更来自老师同学和亲朋好友的爱心帮助。

    幼时,周廷猛的家极度贫穷。父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。母亲智障无法自食其力。十一二岁时他就靠卖冰棒自个凑学费,十四五岁就去挖煤挣钱贴补家用。初三下学期因交不起学费他失学一个多月。后来靠学校减免和老师堂哥垫付学费他才上完初中,考上遵义师范学校。在遵义读书期间,他每周都回桐梓蹬黄包车找生活费。没挣到钱时他连女同学扔在地上的馒头都捡来吃过。幸好班主任陈丽东老师极富爱心和同情心,被同学们尊称为“陈妈”。陈妈非常关爱他,常常变着法子帮助他。有一天,陈妈在学校突然昏倒,同学们把她送到医院抢救。陈妈醒来,******句就问,周廷猛来没有?他赶到医院,陈妈拉着他的手说,我醒来******个就想到你。我在,你没钱可以来借;我不在了,你怎么办?后来同学们知道他的处境后都想办法帮助他,把班上的卫生和校区卫生包给他打扫,一个月可以有190元的工资,这让他的生活有了保障。因贫休学期间,他出海打过渔,卖过报纸,捡过垃圾,睡过街头,住过桥洞,做过盲流。那段日子里,他吃遍了苦,曾想过出家,想过自杀……最后漂回桐梓,饿昏在火车站。两个捡垃圾的老人把他弄到火车站对面的岩洞里,捡回来的食品挑好的给他吃,让他慢慢恢复了元气,总算把他救活过来……第二年开学,陈妈把他托付给她最信任的周善菊老师。在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,他完成了学业。毕业时陈妈和周老师又联名写报告,四处找领导,全额减免了他拖欠的书学费。

    “没有好心人的帮助,就没有我的今天。”站上三尺讲台,他把曾经的苦难化成了一生的动力!“善良的老师教育了我,他们曾经给我的,我今天就一定要给我的学生。我希望把爱的火把传递,把善良的种子撒播,把中华传统美德发扬。”曾有一段时间,妻子对他传递爱心也不理解,煮营养餐时偶尔会揩点米揩点油,被周廷猛坚决制止住。现在,妻子不仅成了他的好帮手,连自己炒的菜都端给学生吃,成了学生眼中的“好师母”!

    爱,可以改变一切!在周廷猛的爱心影响下,学生不打架不偷摸,遇到困难互相帮助,学习上共同进步。他的爱心甚至改变着落后的婚育观念。他利用家访的时间跟家长讲婚育观念,有的家长主动办了绝育手术,有的主动上了户口。他的一个女学生,从小被父母换亲,12岁就成了别人的未婚妻。这个女学生坚决不同意,坚持读书,现在已经读到初三,有了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和意识了。

    一方人民在慢慢觉醒!一扇民智之门在徐徐开启!眼下,周廷猛梦想的,就是扎根安星小学一辈子,培养几十个大学生。有人说,你一个小学老师,怕是吹牛哦?他分析说:“今年黄莲中学初三年级两个班的6个前三名,我当年教的小学毕业生就占了4个;转到桐梓六中的学生也是前三名,他们完全有可能考上大学。我今年32岁,到65岁退休还有33年。如果每家都有一个大学生,退休时他们都来送我,你说多光荣。安星小学可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,我在这里很知足,我觉得是幸福的!”(王宗伦/文)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
   


码上看直播


   

版权:向东传媒(贵州)有限公司  
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886288012   网址:http://www.zunyirenmedia.com    

备案号:黔ICP备 15006541号  公安备案:贵公网安备 52030302000581号 

服务热线:0851-28453297 18886288012 E-mail:3284174890@qq.com 

网站声明:本网刊发均为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署名!
技术支持:向东传媒

宣传矩阵